楊德昌
Edward Yang

Edward Yang 0.jpeg  

楊德昌紀念Video


第四十四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楊德昌


6月29日,今天剛好是楊德昌導演離世6周年的日子。楊德昌,這位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運動的主要旗手,是當代最偉大的電影作家。他終其一生拍過七部長片和一部短片,其作品對台灣甚至是世界影壇都有不能磨滅的影響力。相對於同期的侯孝賢,楊的作品似乎被人忽視甚至是遺忘,直至他最後的作品《一一》才真正在國際上吐氣揚眉。在筆者心目中,楊德昌無疑是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絕對值得大家認真細嚼。

楊德昌於中國上海出生,並曾到美國留學與工作,這背景卻彷彿成了他的「原罪」,在電影路上因此而遇到不少波折,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更不時抨擊他不是真正的台灣人。不過,若細心欣賞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對台灣(特別是台北)懷著濃厚的感情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其電影往往能一針見血地呈現當代台灣歷史和社會的真實面貌,見解精闢獨到,感覺辛辣到位。

楊德昌毫無疑問是說故事的天才,他善於運用多線敍事的手法結構到位地呈現一個複雜的社會或世界,他最厲害之處是其對社會的洞察力,並能夠有力有條理地透過影像呈現出來,他彷彿像電影《一一》內那個喜歡為別人的背面拍照的小孩洋洋,透過其作品向觀眾展示一些我們不曾為意但卻甚有關連的東西。

誠然,楊德昌的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才能夠體會,某些作品甚至要對台灣當代史有認識(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才能夠消化。想當初筆者也是在毫無預警之下觀看楊氏的《恐怖份子》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看片名滿以為是一些懸疑警匪的片種,結果當然是「中招」收場。及後,隨著筆者社會閱歷的增加,再加上對台灣當代史及電影語言的認識,漸漸被其電影的魅力所吸引,更被其骨子裡散發的力量所震懾。到現在為止,《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筆者看過次數最多的電影,每次看該片都會有不同的體會與得著。當年在大學曾修讀台灣近現代史,教授第一課就叮囑學生觀看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但筆者覺得應多看一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樣會對當代台灣政治社會的發展脈絡會有更多角度與具體的認識。

最後,想分享楊德昌如何看電影的功能及電影工作者的使命。他曾於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映後發表過一篇文章,當中有以下一段說話:「我一直不相信在高中裡所學到的知識,因為它們都和我自己親眼看到的恰恰相反。近一百年以來,我們生活的世界裡,真理被扭曲了,這很可怕!不過還好,智者和天才們為我們留下了眾多藝術作品,像雕塑、建築、音樂或是文學,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作品了解世界。這樣,後世的人可以一步步接近並發現真理,尋回對人性的信任。這正是電影導演要為後人所做的事情。」(註)楊德昌終其一生,他所有作品都貫徹以上說話的訊息,所以他能夠成為一位受人尊崇的電影大師。對於一些因勢投機,將真理曲筆的所謂電影作家,不論他的導技如何超卓,說故事技巧如何出神入化,他/她都只是一名沒有靈魂的假行僧,永遠都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電影作家。


楊德昌作品:

光陰的故事﹣指望(In Our Time – Expectation)/1982
Edward Yang 1.jpeg  

海灘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1983
Edward Yang 2.jpeg  

青梅竹馬(Taipei Story)/1985
Edward Yang 3.jpeg  

恐怖份子(Terrorizers)/1986
Edward Yang 4.jpeg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The Brighter Summer Day)/1991
Edward Yang 5.jpeg  

獨立時代(A Confucian Confusion)/1994
Edward Yang 6.jpeg  

麻將(Mahjong)/1996
Edward Yang 7.jpg  

一一(Yi-Yi / A One and a Two)/2000
Edward Yang 8.jpeg  

Edward Yang 9.jpeg  

註:讓﹣米歇爾.付東(Jean-Michel Frodon)著,楊海帝、馮壽農譯:《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頁34。

arrow
arrow

    Gary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