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北電影節觀影筆記
今年是筆者第二年參與台北電影節,是年共觀看了22部電影,當中主力觀看一些經典舊片的收復版本,繼而是台灣本土的電影和今年主題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電影,當然還有支持一下在這裡上映的兩部港產電影。
作為外地觀眾,今年在購票方面比去年不方便。去年還可以透過網上的年代系統購票劃位,但今年則需要親身前往當地指定的7-11透過其ibon系統購票,換言之,除非有人在台代購,否則一些較熱門的電影已不能寄望買到。今年筆者剛好有事來台,才能在第一階段劃位首天購得一些較熱門的心頭好。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節今年第二階段售票首賣日因剛好遇上南韓樂團少女時代演唱會的售票日而令系統出現混亂,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及製定相關應變措施無疑是電影節管理人日後必須正視的重中之重。
今年觀看的22部電影,整體上非常滿意,總算是沒有如去年般遇到「中招」電影。以下是我對各片的簡單感想:
首先是以下的一系列老經典,感想真不用多說了,能夠在大銀幕重溫已是非常難得的事。
馬戲團大丈夫(Yo Yo)/導演:Pierre Étaix/1965
奇士勞斯基之職員(Personnel)/導演:Krzysztof Kieslowski/1975
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導演:Bob Fosse/1979
愛情神話(Fellini Satyricon)/導演:Federico Fellini/1969
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導演:Alain Resnais/1959
跟著介紹一些在電影節中我較喜歡的電影:
如果我告白的話(The winter of the year was warm)
導演:趙成奎(Cho Sung-kyu)
演出:金泰宇(Kim Tae-woo)、藝智苑(Yeh Ji-won)
國家地區/年份:南韓/2012
感想:影片是關於一對中年男女微妙的感情關係,影片氣氛淡然含蓄,瀰漫著一種距離感。喜歡電影的平凡簡單,自然不造作。女主角藝智苑雖然外貌一般,但令人看得舒服,沒有一般韓國女星那種假的感覺。(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狂舞派(The Way We Dance)
導演:黃修平(Adam Wong)
演出:顏卓靈(Cherry Ngan)、蔡瀚億(Babyjohn Choi)、楊樂文(Lokman Yeung)、Tommy "Guns" Ly
國家地區/年份:香港/2013
感想:此片除了給我喜出望外的感覺外,還有一份莫名的衝擊。此片雖以街舞掛帥,但電影並沒有忽視劇本的質素,無論是跳舞還是劇情部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有條有理,令人看得熱血沸騰之餘又兼具娛樂性,並處處散發出一種屬於香港的青春氣息。(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
導演:侯孝賢(Hou Hsiao-Hsien)
演出:游安順(Yiu Ann-suan)、梅芳(Mei Fang)、田豐(Tien Feng)、辛樹芬(Hsin Shu-fan)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1985
感想:經典的電影是愈看愈有味道,每次看這部侯孝賢的自傳式電影都有不同的體會。是次數碼收復版首映,一眾當年的台前幕後聚首一堂,特別是侯孝賢和飾演他年少時的游安順能夠同時站在觀眾面前分享拍攝點滴更是難得,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衣著彷彿有點微妙的合拍。(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愛的佔有慾(Child's Pose)
導演:Calin Peter Netzer
演出:Bogdan Dumitrache, Luminita Gheorghiu
國家地區/年份:羅馬尼亞/2013
感想:今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得獎作品,影片有種令人喘不過氣的氛圍,透過角色間的衝突與寫實的鏡頭以表達主角對兒子那種過份的母愛,並不經意地切入社會的不公與官僚的腐化。
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
導演:侯孝賢(Hou Hsiao-hsien)、曾壯祥(Tseng Chuang-hsian)、萬仁(Wan Jen)
演出:陳博正(Chen Po-cheng)、楊麗音(Yang Li-ying)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1983
感想:一部甚具時代意義的台灣電影,不論是對台灣電影發展還是對當時的政治社會而言,那笑中帶淚的諷刺尤令人感動。這次收復版將當年因審查而未被修改的版本重新面世,確是非常難得。(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拔一條河(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導演:楊力州(Yang Li-chou)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3
感想:應該是今年電影節觀眾掌聲最大最持久的電影 ﹣ 由《青春啦啦隊》的導演楊力州執導的最新作品《拔一條河》。一部包含多樣主題的紀錄片,但其多線發展卻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反而能做到互有關連,令觀眾有更立體的感受。(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阿嬤的夢中情人(Forever Love)
導演:蕭力修(Shaio Li-shiou)﹠北川豐晴(Toyoharu Kitamura)
演出:藍正龍(Lan Zheng-long)、安心亞(Amber An)、龍劭華(Lon Shao-hua)、沈海蓉(Shen Hai-rong)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2
感想:《阿嬤的夢中情人》是筆者今年最喜歡的台灣電影之一,所以好電影不妨一看再看。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放映是導演們第40多場的映後Q&A,厲害!佩服!(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若無其事的寧靜(Odayaka)
導演:內田伸輝(Nobuteru Uchida)
演出:杉野希妃(Kiki Sugino)、篠原友希子(Yukiko Shionhara)
國家地區/年份:日本/2012
感想: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被眾人孤立,甚至是欺凌。其實眾人未必皆醉,因眾人總是習慣被欺騙,習慣自欺欺人,沒有勇氣接受現實而已。影片雖名為《若無其事的寧靜》,但底蘊絕不寧靜,處處瀰漫一種令人繃緊的力量。
窗邊憂鬱的女子(Wrong Rosary)
導演:Mahmut Fazil Coskun
演出:Nadir Saribacak, Gorkem Yeltan, Ersan Uysal
國家地區/年份:土耳其/2009
感想:今年台灣電影節以土耳其伊斯坦堡為主題城市,筆者特意選看了三部土耳其電影,當中我最喜歡這部《窗邊憂鬱的女子》。在清真寺擔任宣禮員的男主角愛上了住在隔壁沉鬱的天主教徒女主角。一個信阿拉,一個信聖母,再加上女主角那段悲苦的過去,彷彿預示著男主角的追愛路絕不平坦。影片含蓄但細膩,當中有不少小趣味,感覺清新又窩心。
跟著是其他電影的感想:
南方野獸少女(Jin)
導演:Reha Erdem
演出:Deniz Hasguler, Onur Unsal, Sabahattin Yakut
國家地區/年份:土耳其/2012
感想:這是筆者繼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小兄弟騎驢搵美》後,另一部以庫爾德族為主人翁的電影。前者的手法較輕鬆,此片則相當沉重。在影片中,那個壯麗自然世界雖凶險,但她卻見證著一次又一次更凶險更醜陋的人類世界。影片沉穩有力,以一種原始的角度去審視人類的行為。
戀戀海灣(As the Winds Blow)
導演:陳以文(Chen Yi-wen)
演出:吳中天(Matt Wu)、金小曼(Chin Hsiao-man)、龍劭華(Long Shao-hua)、黃志瑋(Jerry Huang)、丁也恬(Ting Yeh-tien)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3
感想:夏日消暑作品,平平穩穩,偶像劇的味道。(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我心崩塌的角落(Mold)
導演:Ali Aydin
演出:Erean Kesal, Muhammet Uzuner, Tansu Bicer
國家地區/年份:土耳其/2012
感想:影片無論是場景、色調與鏡頭運用都瀰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安靜,正正配合主角壓抑與絕望的情緒。
激戰(Unbeatable)
導演:林超賢( Dante Lam)
演出:張家輝(Nick Cheung)、彭于晏(Eddie Peng)、梅婷(Mei Ting)、高捷(Gao Jie)
國家地區/年份:香港/2013
感想:與近年林超然的電影一樣,《激戰》(Unbeatable)同樣講失意人的故事,但今次沒有過往般絕望 ...... 電影仍維持林超然過去的水準,劇本紮實,動作場面可觀,是水準之作。(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對面的女孩殺過來(Apolitical Romance)
導演:謝駿毅(Hsieh Chun-yi)
演出:張書豪(Chang Shu-hao)、黃璐(Huang Lu)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3
感想:一個台灣溫吞男與大陸野蠻女的愛情故事,片中透過男女主角的文化差異而營造的幽默挺有趣。電影雖表達不同背景應求同存異和互相了解的大方向,但片首片尾男女主角的對話似乎更道出了導演的心聲﹣很多東西是不能勉強。(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台北工廠(Taipei Factory)
導演:《豬》(The Pig)/陳芯宜(Singing Chen)﹠Jero Yun;《沉默庇護》(Silent Asylum)/趙德胤(Midi Z.)﹠Joana Preiss;《美好的旅程》(A Nice Travel)/沈可尚(Shen Ko-shang)﹠Luis Cifuentes;《老張的新地址》(Mr.Chang's New Address)/張榮吉(Chang Jung-shi)﹠Alireza Khatami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3
感想: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康城影展導演雙週」合作的《台北工廠》,分別由四位台灣導演陳芯宜、趙德胤、沈可尚和張榮吉分別夥拍來自南韓、法國、智利和伊朗的導演拍出四部以台北為靈感的短片。筆者較喜歡趙德胤與Joana Preiss一組的《沉默庇護》,片末那幕與《廣島之戀》的crossover確是神來之筆。(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失婚記(Out/Marriage)
導演:阮金紅(Nguyen Kim Hong)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2
感想:近年台灣有不少提及外嫁新娘的電影作品,例如去年的劇情片《金孫》、《候鳥來的季節》和今年電影節的閉幕電影《拔一條河》,可見這群外嫁新娘的處境在台灣社會日漸被注視。《失婚記》記綠了一群從東南亞國家外嫁到台灣的新娘的生活狀況和所面對的問題,導演本身是來自越南的外嫁女子,她以過來人的角度為觀眾呈現這群受社會忽視的一群所面對的苦況,特別是在家庭遇上困境時如何自處和抉擇。影片特別提及她們的子女,往往是家庭問題之下的最終受害者。(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阿里88(A-Li 88)
導演:黃信堯(Huang Hsin-yao)
國家地區/年份:台灣/2012
感想:《阿里88》的導演以紀錄八八風災後阿里山地區的景況作引子,配合當地的傳說,以戲謔的手法以諷刺政府政策的荒誕(片中的所謂「七不思議事件」)。事實上,導演在片中對政府的質詢,其實也適用於香港政府的保育及土地發展政策,所述的地方雖不同,但卻有一程微妙的身同感受。(請按此瀏覽分享會照片)
最後,分享一些花絮照片:
分享會
戀戀海灣
激戰
對面的女孩殺過來
兒子的大玩偶
童年往事
狂舞派
如果我告白的話
拔一條河
台北工廠
阿嬤的夢中情人
失婚記;阿里88
場地佈置
- Jul 18 Thu 2013 09:48
2013年台北電影節觀影筆記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