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Kano.jpg  

片名:KANO
導演:馬志翔(Umin Boya)
年份:2014
演出:永瀨正敏(Masatoshi Nagase)、曹佑寧(Tsao Yu-ning)、大澤隆夫(Takao Osawa)



魏德聖過往的作品,總愛探討一些被遺忘但重要的歷史,並將之連結對家國的情懷,以建構一個有別官方但貼近真實的史觀。2008年的《海角七號》藉著兩段不同時代的愛情故事帶出歷史給人民的傷痕,接著的《賽德克·巴萊》則以1930年的霧社事件呈現外來統治者與原住民之間的複雜關係,來到《KANO》,魏德聖夥拍馬志翔則重新為大家講述一件曾為台灣人帶來榮耀但卻被人遺忘的往事。

《KANO》的故事源於魏德聖籌拍《賽德克·巴萊》時,他在翻查史料時無意發現有關史事,這發現改變了他一直以為六十年代風靡國際的「紅葉少棒隊」是台灣棒球起源的認知,原來比「紅葉少棒隊」早三十多年還有一支「嘉農(KANO)棒球隊」曾揚名日本甲子園,這發現令魏德聖希望將這段光榮事蹟藉著電影讓國人重新認識。

「KANO」是一支由漢人、日本人和原住民組成的棒球隊,一直被人視為魚腩部隊,其後在嚴苛的近藤教練帶領下脫胎換骨,一舉成為台灣冠軍,繼而揚名日本少棒聖地甲子園。

若純粹以棒球比賽的角度看,影片無論在節奏的掌握、橋段的設計和演員的表現皆出色到位。筆者對棒球可說是毫無認識,但卻被影片的氣氛與張力牢牢地抓緊。棒球比賽佔此片一定的篇幅,如何以精準的火喉抓緊觀眾的情緒是十分重要的,稍一控制不當便會給人濫情之感,而此片在這方面的表現是叫人驚喜的。

不過,電影並非一味消費「熱血」,因為此片可看到一般勵志電影無法感受得到的視野。導演藉著這個勵志的故事,以客觀的態度為觀眾呈現當時的歷史,並以持平的角度去檢視日治時代的得失,特別是影片對平等的著墨,深刻有力地表現一種並非陳腔濫調的量度與氣魄。坊間有些評論說此片媚日,但若認真地看,其實並不如是。影片以1930年代初的主線與1944年的副線用平行時空的方式說故事,主線有意強調日人對台灣的貢獻,事實上其基礎建設對台灣現代化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貢獻良多,導演也只是將當年的事實呈現,沒有加鹽加醋,這是一種公道的表術。相對於影片主線那昇平與希望的調子,影片的副線則充滿壓抑與絕望,畫面呈現一片兵荒馬亂、看見掛滿街上的動員標語、乏人照顧的街童,還有被迫參戰的原住民士兵,與主線的氛圍有著強烈對比,用這方法以展現這段複雜的歷史,深刻之餘也格外苦澀,到位地展現出台灣人在無情的歷史洪流中那份無力感與無奈。

影片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地方,是對於「勝負」的詮釋。勝負並不是一生一世,有時明知失敗都要勇往直前,要有一種破斧沉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這是一種意志的表現和成長的歷練。人生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競賽,當中有勝有負,負了並不代表了失敗,隨著閱歷漸長,很自然會體會到失敗的可貴。《KANO》呈現了敗仗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種堅剛不屈的鬥志和勇於承擔的勇氣,是決定自身價值與生存意義的關鍵。

arrow
arrow

    Gary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