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 / Chicken with Plums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  

片名: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 / Chicken with Plums
年份:2011
導演:Vincent Paronnaud, Marjane Satrapi
演員:Mathieu Amalric, Golshifteh Farahani, Maria de Medeiros




近來看了三部以生命終結為題材的電影,分別是《多桑的待辦事項》(Ending Note)《往蔚藍海岸的單程票》(A one-way to Antibes)和今次想談的《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前兩部是以如何在餘生活得有意義為主題,我早前已為兩片寫了些感想,有興趣可按片名的連結觀看。而後者的主題則截然不同,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愛情故事。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由《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的兩位導演 Vincent Paronnaud 和 Marjane Satrapi 執導,故事講述著名音樂家亞里(Mathieu Amalric)表面上有一個完整的家,但他的生活卻不愉快,特別是與妻子(Maria de Medeiros)經常爲家事吵架。妻子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下砸毀了他心愛的小提琴,大受打擊的他自此自困於房內。期間,他開始回想很多東西,當中最令他刻骨銘心的是年輕時與初戀情人伊蘭(Golshifteh Farahani)的往事。

影片相當引人入勝,其原因很大程度是源於其獨特的說故事方法。影片一開始便簡單交待了亞里因與妻子爭執自閉八天後去世的事實,繼而將影片分開八部分,以述說他去世前每一天的所思所想。頭七個部分是關於亞里對自己、子女、初戀、婚姻的種種回憶甚至幻想,內容零碎但又彷彿是互有關連。此部分導演用上一種較輕鬆幽默和奇幻的手法說故事,部分更用上動畫,令觀眾有種天馬行空的感覺。到了最後一部分,筆鋒來個180度大逆轉,用沉重的筆觸講述一個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觀眾到這部分才幌然大悟,先前那零碎的引子亦在此找到答案。影片的最後也結得精彩,簡潔又帶有強烈的遺憾感。

電影所處的時代背景也是令我注意的地方。影片的故事背景是五十年代的伊朗,那時正值由美國扶持的巴列維國王當政時期,片中所見的德克蘭,無論是街景、店舖、人民的衣著和舉止,都極盡西化之能事,看上去德克蘭彷彿像一個西歐都市,與現在由什葉派伊斯蘭當權的伊朗印象形成很大的對照。影片中那五十年代的伊朗無疑有種被美化的感覺,從這裡可間接反映伊朗中產家庭出身的導演Marjane Satrapi對昔日的懷念。

整體來說,電影透過獨特的說故事手法和對節奏氣氛的掌握,成功牽引著觀眾的情緒,藉此再深思生死的意義。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Gary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